昨天下午4点在大学路上,春风暖和,阳光正好。路边,咖啡馆、串店、奶茶店的户外座位坐满了客人,入住率几乎高达90%。 800米长的大学路,恰好是创之天地星级工业园区的中轴线。周围生活和工作的都是充满朝气和梦想的年轻人。正在大力复苏的大学路网红街,是创客谈项目、畅想梦想的后院,也是上海这个创新创业热土、拥抱新未来的缩影。
图片说明:午后,市民在大学路上悠闲自在。杨建政 摄
今天上午9点30分,2020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在上海中心5楼花园礼堂拉开帷幕。为期三天的主论坛和三个分论坛将通过线下小会和云端“无限”直播的形式,向世界传达上海年轻人创造新传奇的渴望,“加速突破”并打破上海年轻人的游戏。在重塑、融合、共生的时代,强劲的声音直击灵魂,呼唤更多海上新势力共同“闯上海,创高峰”。
从五角场大学路到陆家嘴上海中心,从昨天下午的年轻创客的咖啡到今天上午的大咖见面会,让人感受到上海年轻一代勇往直前的强大力量,感受着上海年轻一代追求卓越的魄力。
2020,上海,新青年创造新传奇!
年轻一代的特点符合城市精神
青年代表未来。如果年轻一代有理想、有技能、有责任,国家就有未来,民族就有希望。年轻人既是追梦人,也是梦想实现者。在上海年轻一代的创新创业者身上,人们看到了许多与上海精神完美契合的特质。
图说:2020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现场。陈梦泽 摄
论坛今天上午开始,参会者大多是1980年代出生的创新创业青年。其中,有成功“出圈”的哔哩哔哩视频网站“小破站”董事长兼CEO陈睿,以及成功“出圈”的哔哩哔哩视频网站董事长兼CEO陈睿圈子”。阿里巴巴盒马事业群总裁侯毅和优步科技公司CEO季新华,从中国第一代黑客代表转变为中国A股市场第一家WVR上市公司。 “饥饿的?” CEO王磊……每个人都可以写一本书,讲述自己的创新创业故事。更多听会场、在屏幕前看直播的创新创业青年,每个人也有很多关于创新创业的光荣和梦想,也经历过艰难险阻。
在他们的身体里,有很多共同点。
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后羿和季新华都曾被视为骗子。
4月17日上午,盒马产业基地在浦东新区航头镇正式开工建设。继著名的“盒马小区房”之后,盒马打造的另一个新名词“盒马村”正式诞生。与此同时,盒马总部落户上海浦东,正值其成立30周年之际,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日,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盒马事业群总裁侯毅在今日头条个人主页上写下这样的文字:
“上海肥沃的土壤孕育了盒马。盒马集零售、餐饮、物流为一体,五年前还是一个全新的业态。没有人知道这“四异”是什么。阿盒马在寻找合适的门店,曾被当成骗子,被当面质问‘你是阿里巴巴副总裁吗?出来找店?不是骗子吗?'"
巧合的是,后羿一天后将登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论坛分论坛的季新华也有类似经历。
41岁的季新华在同济大学读书时尝试创业。 1998年创办的“阿拉上海”比大众点评早几年出现。大学毕业后,他以技术合伙人的身份前往深圳,参与创办了一家电脑安全公司。在一家私营企业工作了 10 年后,他开始创建云计算公司 Ukeda。 8年前谈“云计算”,显然是个高级话题。虽然他在深圳卖了一套房产作为启动资金,但因为没有投资机构愿意投资,所以还是缺资金。因此,他们正在购买二手服务器。中国第一代黑客最著名的代表新传奇网站,租用服务器时被误认为是骗子。
两位疑似“骗子”的成功企业家在上海中心126层“上海之巅”观光厅论坛现场相遇。这是一个巧合,而不是单纯的巧合,让他们走到了一起,是一个令人兴奋的词:“创新和创业”。从他们被误解为“骗子”的经历来看,也体现了他们在上海开启了“前所未有”的探索,也正是因为他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上海才有了这个品牌-新时代,一个新的“中国第一”将不断诞生。
上海从不缺少冒险家,上海欢迎冒险的冒险家。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冒险。 2020年的上海年轻一代,将有更多的抱负、勇气和信心。
刚刚以跨年晚会成功“破圈”的哔哩哔哩成立十余年。支付金额同比翻倍新传奇网站,同时还宣布获得索尼4亿美元的战略投资。 CEO陈睿不仅表示“下一个十年,希望哔哩哔哩成为中国年轻人的文化生活方式”,而且还有一个更远大的理想:“让中国的创作走向世界。”
在传奇城市创造传奇,对于上海的年轻一代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2020年的上海,这些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口音的年轻人,因为同一个梦想而聚集在一起。在他们身上,人们看到了上海的精神,看到了上海更加美好的明天。
年轻一代的行动与城市发展相协调
长期以来,上海始终致力于营造更好的环境,让更多创新创业的“种子”在上海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在阳光雨露中茁壮成长。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2019年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座谈会上指出,上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渴求人才,特别是优秀人才”,要“汇聚来自世界各地并使用它们”。
Caption:创业成为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杨建政 摄
新一年的创新创业人才热情、活力、成长迅速。他们是推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生力军。以饿了么、小红书、乐观数据为代表的一大批双创企业以“上海速度”加速发展,日益成为行业领跑者。
针对创新创业人才关心的创业环境、资金支持等热点问题,相关部门在最需要、最困难的时候提供精准支持。 2019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提高科技创新中心能力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培养和引进并重,改革优化人才培养、用和评价激励机制,让真正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名利双收,营造人才由远及近、人尽其才的发展环境。
创业创业普遍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的特点。如何打通科技与金融的联动通道,用金融的“活水”浇灌“科技创新之花”,是上海一直在探索的课题。 2019年,上海开展“浦江之光”活动,有效拓宽了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针对双创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上海市出台高新技术企业信用工作方案,建立“3+X”科技信用产品体系,支持具有科技属性的上市公司在进军资本市场,全面提升金融赋能科技,科技助力金融创新提质增效。
4月17日下午,在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一批线上新经济代表企业的负责人首先坐在发布会桌上上海级别的时间。达达集团联合创始人杨军介绍了“后疫情时代”不断创新探索。作为上海本土互联网平台公司,达达集团在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和赋能上不断创新。做好线上线下文章整合,为经济发展创造新增量。以最近流行的“直播带货”为例,达达开创了“1小时内直播购物”的新模式,极大提升了直播购物体验,有助于进一步激发消费热情,释放消费潜力。
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青年人才的支持,青年人才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的反馈。 4月27日晚,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徐立博士将在分论坛发表演讲。他有这样的观点:“年轻人最可贵的就是不惧怕权威,敢于挑战,敢于打破行业的界限,这样才能真正形成颠覆。”在一系列的变化中,人们看到了青春改变世界的力量。正在显现。
江海不择涓涓细流,聚天下之才用之。
在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背景下,谁能提供最好的人才环境,谁就能拥抱更多的人才,拥抱更美好的发展前景和未来。上海发扬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期待吸引海内外英才,共同“闯上海,创高峰”。
新民晚报记者孙云
来源:jjj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本文链接:http://ma19.net/jjj/1795.html